地名由来:
明太祖朱元璋之四太子燕朱棣与建文帝之战时,曾军队扎大营于此,此村名演称大营,沿
用至今。
荣誉排行:
2023年1月,河南省爱卫办命名大营村为2022年度河南省健康村庄。
2022年1月,大营村被命名定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村。
图片
基本介绍:
大营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施庵镇境内东南部,涧河西岸。南与小营村接攘,北连王
茨园,东隔涧河与唐河相望,西邻白岗村,东西宽2.5公里,南北长2.8公里,面积4.5平方公里
。4个自然村,17个村民小组,931户,3501人。
大营村与荆陂陈村、薛庄村、卢大桥村、涧河村、前罗村、万庄村、兴隆观村、东杨营村、施
庵村、渠西村、渠东村、朱寨村、黄李村、宋张村为兄弟村庄。
图片
图片
历史沿革:
1958年成立大营大队,属施庵公社。
1984年改为大营村民委员会,属施庵乡。
1995年属施庵镇。
村庄概况
大营村曾是省级贫困村,基础设施滞后,产业项目发展缓慢,后在施庵镇党委政府以及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,于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。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,水利、交通、能源供应、信息网络、卫生环境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,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提升 。
产业发展
1 .红薯产业:大营村以“主栽品种保优势,搭配品种满需求”为产业发展定位,打造红薯产业种植示范基地,运用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发展种植红薯500多亩,收益可达2000元/亩。2021年成功搭上电商快车,红薯粉条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往北上广深等十几个省市 。
2.高标准农田建设:通过土地流转使1456亩土地规模化种植,实现高产高效的集约化经营,流转土地全部采用喷灌节水技术,年节约地下水20多万立方米,促进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2-3万元收入 。
文化建设
文化活动丰富:大营村有自己的民间文艺小团队,开展跳舞、唱戏、走秀、演小品、打快板等活动,有着百年历史的民俗表演“划旱船”也在文化发展中焕发新颜。
文明创建工作扎实:扎实开展“乡村光荣榜”“星级文明户”“文明家庭”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大院、农家书屋等阵地,举办传统节日演出、送戏下乡等活动。制定完善“村规民约”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。
乡村治理
党建引领:驻村工作队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等增强党员责任感,村两委战斗力显著增强,成功创建了“四星”党支部。
移风易俗:以“党员+支客+理事”模式推进移风易俗,党员干部带头当“支客”,红白理事会立规矩,引导群众喜事新办、丧事俭办、余事不办 。
旅游景点:
大营村附近有
每年三-四月的新野县桃花节 郁金香暨板面 纺织服装文化节 新野上庄梨花文化节 棘阳城遗址
新唐战役之孙楼战役遗址 白河滩湿地公园 黄淳聚遗址(汉玉泉街)汉桑城、新野凤凰山遗址
、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 邓禹故里、新都故城、汉议事台等旅游景点。
地方美食特产:
大营村附近有新甸锅盔 龙潭黄酒 曹集茶叶 施庵杨家点心 新野大白菜、新野甘蓝、南阳黄
牛、南阳玉器、新野臊子、新野张飞板面等特产。
文化遗产:
大营村附近有钮寨戏 施庵杂技 玩旱船 新野槐书新野猴戏、新野黑陶 施庵提线木偶戏 泗
洲火腿、西坪民歌、南阳汉画、南阳烙画 河南豫剧 曲剧等民俗文化。
真诚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,每一个乡村都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家乡,每个地方都有独属于
它自已的特点,让我们共同宣传家乡和乡村振兴助力吧!文中资料图片视频等还有很多欠缺,
欢迎积极各位提供更多资料进行补充,让世界看到家乡的美,欢迎大家 点赞 分享留言讨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